maxresdefault.jpg

 

第27屆傳藝金曲將委託創作《點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VQkHX5d7I4

 

從文化展演看《點將》

 

傳統祭儀在進到現代表演舞台或現代劇場時總會面臨幾個問題,關於祭儀的文化展演、祭儀脫離原生性土地的去脈絡化與認同等。然而當祭儀脫離了特定場域進入表演舞台時,其本質就已然脫去宗教儀式的內涵而成為一種「展演」,一種具想像的載體。

 

不同於片面性的文化移稙與拼貼,從作品《點將》所展現出來的外在形貌(臉面、服飾)與內在精神上,皆可看出創作者為此下過不少功夫。創作者並沒有抛棄傳統官將首形式,而是在保留傳統官將首步伐與法器(三叉)上加入現代表演空間走位,同時經過現代劇場美學的轉化,重新以創作者的角度再一次詮釋官將首,是真正根植於傳統的創新。

 

傳統祭儀在去脈絡化的同時也成為一種文化角色/素材,一種可以截取的吉光片羽,如同脫離了神格還原為普通人的關公在劇場演出般[註1],而成為一種創作素材,一種文化的象徵,由此擴大了藝術創作的空間與自由度。當然,民間的傳統儀式保存了原先傳統的質素,仍是極為重要且值得觀注學習的文化,因為那就像是母親般的源頭餵養與提供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養份,從中開出各異的花朵。至於民間的傳統祭儀在當代社會環境的變遷中是否也有所調整或轉化則是另一項課題。

 

《點將》,是一首在當代情境中以不同的形式手法將臺灣廟宇藝陣文化持續展現出來的作品,若是我們熱烈擁抱電音三太子的表演形式,那麼對於以另一種手法展現官將首文化的《點將》我們也應該是開放的接納。

 

 

[註1]「關公在劇場」為2016國光劇團新編「小劇場實驗京劇」,劇本由王安祈執筆。

 

2016/11/20 臺北

arrow
arrow

    精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